一体化泵站通过高度集成的机械与控制系统,实现污水或雨水的自动化提升与输送,其核心流程可分为进水预处理、液位监测、水泵启停控制、循环运行四个阶段:
进水预处理
污水或雨水通过进水管进入泵站时,首先经过格栅装置。传统提篮格栅拦截大颗粒杂质(如塑料袋、树枝),防止其进入泵体造成堵塞;粉碎格栅则通过高速旋转刀片将固体物切割至2-5mm粒径,直接随水流进入集水池,减少人工清理频率。例如,在食品加工废水处理中,粉碎格栅可有效处理含碎肉、菜叶的废水,确保泵站稳定运行。
液位监测与信号传输
集水池内安装静压差液位计或浮球开关,实时监测水位变化。当水位上升至设定启动值(如1.5米)时,液位计将电信号传输至控制系统;水位下降至停止值(如0.5米)时,同样触发停机信号。部分高端泵站采用超声波液位计,精度可达±1mm,适用于对水位控制要求严格的场景(如医院污水排放)。
水泵启停控制
控制系统接收液位信号后,根据预设逻辑调节水泵运行。例如,在双泵配置中,当水位达到启动值时,1号泵优先启动;若水位持续上升至警戒值,2号泵自动投入运行,实现“一用一备”或“双泵并联”模式。水泵采用潜污泵,直接浸没于水中,通过叶轮旋转产生离心力,将介质加压输送至市政管网或处理设施。
循环运行与智能管理
泵站通过PLC控制系统实现24小时循环运行,并预留通讯接口(如RS485、以太网),支持远程监控与集中化管理。例如,在暴雨天气中,控制系统可根据雨量计数据自动调整水泵功率,确保排水效率;同时,通过手机APP或电脑端可实时查看泵站运行状态、故障报警等信息,实现无人值守。
一体化泵站凭借其适应性强、安装便捷等优势,广泛应用于以下场景: